色影无忌
      静态页面搜索:         原来网页链接
无忌短信 资讯频道 行色频道 影像频道 玩主频道   器材纵览  数码乐园  摄影基础  摄影经验  器材测试  旅游摄影  专题摄影  摄影资讯  摄影附件

 

关于测光方式的对话


   作者:Xitek

 发表时间:1999年10月25日


(与网友a_xi讨论)

前段时间出差到上海,回来后看到了a_xi的文章和反驳的帖子,我出个马后炮,谈谈我对测光方式的看法。

1、关于CW测光方式的中文名称

尽管目前的测光方式林林总总,但我认为都可以归类为三种:CW测光、点测光和多分区测光。第一种为啥用CW(Central Weighted, Center Weighted)来代替呢?因为它的正式中文名一直是最有争议的,而点测光和多分区测光则是不言自明的。

我觉得用“中央重点加权平均”来表示CW比较明确,这里面的要点在于“加权平均”而不在“中央重点”。许多早期使用CW测光方式的照相机的测光元件是装在五棱镜的后方(在取景器的上方),利用一个小塑料透镜将画面的亮度变换成一个平行光束投影到面积很小的测光元件上,这个透镜的形状决定了CW权重。比如说,这个透镜是四周都是平面,而在中心则是一个凸透镜,画面四周的光线就不能到达测光元件,只有画面中间的亮度才能到达测光元件,从而就是“中央重点”。

而中心的凸透镜的直径和曲率就决定了“加权”系数,这个“加权”系数就好象是一个立起来的半边橄榄球,最顶点的权数最大,最底部的权数为0。不同厂家生产的凸透镜不同,直径和曲率不同,也就造成了测光结果的差别。以前有些写照相机的书就介绍了A相机是80%偏重中央、B相机是60%偏重中央等等。

如果凸透镜的直径很小,量变到质变,CW就演变成点测光了。但对制造这块塑料小透镜的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测光元件比要测的点还大,可能还要做成凹透镜才行。所以还不如在主反光板的后面加一块副反光板来得容易,将测光元件装在反光镜箱的底部和将主反光板的中心一小块做成半透明,一透一反就到了测光元件上。如果要测3%,就将中央部分的3%做成半透明;如果要测1%,开1%就是了。

2、关于外测光与内(TTL)测光的精度问题

测光精度与内外方式无关。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将135照相机做成双镜头相机,两个镜头的结构是完全一样的,一个用于拍摄,一个用于测光,测光镜头相对于拍摄镜头而言是“外”测光,但它与将测光元件装在拍摄镜头有何区别?

对于不能更换镜头的照相机而言,用“内”或“外”测光是一样的,关键的问题是“整定”。“内”测光方式的出现,实际上是为了应付可更换镜头的需要。在许多变焦PS照相机中,也多是采用“外”测光方式的,它与早期的不同点是在“外”测光元件前面装了一个“简化”的变焦镜头。

3、 测光与AF的关系

从历史来看,多分区测光方式的出现要早于AF,而早期的AF系统的对焦点与多分区测光方式不是有机的结合。MINOLTA 7000是单点AF和CW测光;NIKON F501是单点AF和双分区测光;OLYMPUS OM707是单点AF和CW测光;CANON EOS 650是单点AF和六分区测光;PENTAX SFX是单点AF和CW测光。这些照相机的对焦点与测光方式没有任何联系。

只有到了MINOLTA Dynax 7000I,它采用了三点AF系统,多分区测光才与AF系统有了结合,测光的重点不再是以前的“中央重点”,会随着AF的焦点而转移。

至于EOS 5的16分区,如果仔细分析它的分布,再加上“加权”的概念,就会觉得它是very smart的,为了这5个对焦点,分区少了并不理想。

4、关于书的问题

写这个问题会得罪很多很多的人,我不想这样。我想说的是:书中所说的未必都是正确的。举个众所周知的名词:快门速度,它的单位是“秒”,完全是一个时间单位,跟速度没有任何关系。谢汉俊先生早在1985年就呼吁要关心摄影名词和术语的合理化和科学化问题,14年过去了,依然有不少的书在误导读者。

有不妥之处,欢迎批评。


(与F64shooter讨论)

1999.10.24

xitek:

1、“如果要测3%,就将中央部分的3%做成半透明如果要测1%,开1%就是了。”

F64shotter:

不那么简单。反光镜不在镜头的象平面上,那个3%完全不同与象面上的3%,而且对应关系与焦距,光圈都有关,不好处理,故除了OTF 测光外SPD一般都在FINDER里。 F3是个例外,因它的FINDER可换,为了换FINDER不影响测光,SPD在镜箱里,但MIRROR还是整个半透(UNIFORM)。

xitek:

的确不容易实现。但只要将整个画面的3%或1%通过,其他的都忽略,就与焦距或光圈无关了。内测光的优越性不就在于与焦距光圈无关吗?它只测量到达等效焦平面的亮度就行了。OTF测光的测光元件是在底部,但也别否定其他方式的元件就不在底部,典型的有CANON T90,它采用了两组测光元件:一组双区元件在目镜上方,用作CW和局部测光;一组在反光镜箱底部,用作点测光和TTL闪光灯控制。

xitek:

2、“测光精度与内外方式无关”

F64shotter:

很奇怪这个基本问题还要讨论。内测光当然优越。要是只谈光敏元件的精度,当然与放在内外无关。只要想想你加个滤镜在镜头上,马上就明白。或者你趴在草丛里,一叶障目障在外光电眼上,或者你手指盖在电眼上,那么这个外测光。。。

xitek:

只要固定焦距不可更换镜头的照相机,内外是一样的。这个问题我不扯了,以免说我钻牛角尖。

xitek:

3、”只有到了MINOLTA Dynax 7000i,它采用了三点AF系统,多分区测光才与AF系统有了结合,测光的重点不再是以前的"中央重点",会随着AF的焦点而转移。“

F64shotter:

你老兄上了MINOLTA 广告的当。7000i AF区号称比 7000大了12倍,但主要是解决了7000对水平线条不敏感。7000i的六区测光,五个集中在中央1/6 - 1/5面积,这五区内的明暗变化对测光结果无甚大影响,所以实际相当于局部测光。半按快门,焦点,测光同时锁定,故若主体不在中心,须将镜头PAN来PAN去。并非说7000i不好,本人很喜欢这样 (本人最多的时候有4台7000i,现在还有2台),因你知道机器在测什么,心中有底。I don't like cameras that "outsmart" me.

第一个真正多区是 FA,不好,你不放心它在干什么。而且处了个别顶级机外,很少有感测直幅,故直幅更不放心。

xitek:

A、7000、9000、5000是单点对焦,AF元件水平排列,只对垂直于它的物体有效,对焦范围是2.5X1.2=3(mm2);7000i是三点对焦,中间的基本同前面,但加了两个垂直的AF元件,以解决水平线条的AF问题,整个AF区域达9.5X3.8=36.1(mm2),的确是第一代的12倍。你对它六区测光的说法是对的,但它的测光的确是跟着三个对焦点在变。至于变化大不大和实用不实用,那是早期的技术所局限的。从技术上讲,7000i的6区测光跟随三点AF肯定不如EOS 5的16区跟随5点AF,但一个是88年的而另一个是92年的,就不好比了。我前面说讲的是原创思想,而不管它是否实用。

F64shotter:

4。快门速度,它的单位是"秒" 历史原因,沿用下来,谈不上在误导读者。例子很多,压力,PA也好,KG/CM2 也好 都不是力,但还叫压力。

xitek:

A 、以它为例,只是想表明书中的“未必”都是正确的,我也同样叫“快门速度”,这就没啥讨论的。


关于F501的测光方式

(与Pnp1讨论)

1999.10.25

书中对F501的规格指标有:

“测光系统:光强反馈式测光方式(用于双程序、正常程序、高速程序和光圈优先自动曝光);中央重点加权平均测光;测光元件为SPD。”

你看书没看仔细,别怪我喔,该打;-)

其实NIKON对这个测光方式(Light Intensity Feedback Measurement)一直语焉不详。我也花一段时间才搞懂一些。

F501的双分区是:画面中直径为12mm的圆形为一个区,其他部位为第二区。中央的圆形区就是CW测光,而外围是平均测光。其工作原理类似于OLYMPUS OM-40的ESP(Electro Select Pattern)方式,当在各种自动或半自动曝光方式下,比较中央区域和外围的测光值,当两者差别不大时,将全画面都考虑进来作一“全画面的CW”测光;如果两者差别太大,就以“中央区域CW”为准了。这样就具有自动逆光补偿的功能。类似的测光方式RICOH也用过,在MIRAI上叫ABLC(Automatic Back Light Control),都差不多。

在M方式下,已经没有必要自动补偿,所以测光方式就切到了“中央区域的CW”,也就是我前两天说的CW测光方式了。

后来NIKON觉得这种方式不太好,这个测光方式就在F301和F501上使用后就没有了,在后出的F401上采用了三分区测光方式,但实际是四分区:在画面上部先割一小长条、再将剩下部分割出中央圆形、再再将剩下部分割成左右两部分。测光元件根本就不理睬上部的一小长条,只考虑下面的三区。这个就要比F501的好些了。

我说的话是算数的,就是错了,也是我的,改过就是了@_^。


谈谈CW测光方式

(与JK_x讨论)

1999.10.30

一、光元件的位置(图1)

测光元件主要有两个:一是放在五棱镜后面取景目镜上面,本贴简称U位置,如图1中CANON T90的1和MINOLTA Dynax 7000i,摆放位置各个厂家不同,但这是大同小异,实际是一回事;二是在反光镜箱底部,本贴简称D位置,见图1中CANON T90的5和NIKON F3的4。

由于测光元件的面积有限,所以在测光前都装有一个光学系统,将要测量部分投影在测光元件上。

测光元件所在位置与测光方式的联系不是很紧密的,不过在许多照相机上U元件一般是管CW、多分区等之类的;而D元件则多是管点测光和TTL闪光灯控制。这都不是绝对的,万事都有例外。如NIKON F3和PENTAX LX都是D元件,但却是CW测光方式。PENTAX LX的还是OTF测光,不过PENTAX叫IDM(Integrated Direct Metering)测光。

二、CW测光方式(图2)

CW(Central Weighted, Center Weighted)测光方式用中文“中央重点加权平均”来表示比较明确,这里面的要点在于“加权平均”而不在“中央重点”。

权重的分布图见图2,其中第一行图1、2、3是CW的各种分布立体图,1是理想化的分布,它对画面四周完全不考虑,2则是常见的,3也是一种分布,但比较特殊,这后面会讲到。

由于立体表示不好画,所以常用的是平面表示,见图2的第二行4、5、6图,它所对应的立体表示是第三行7、8、9图。

图2的2大多见于U元件(这是CANON T90的分布图),是由透镜将全画面投射在测光元件上的,透镜的形状确定了该立体分布。

图2的3(这是NIKON F3的分布图)在NIKON机中较常见,它将画面四周的大部分都抛弃在外了,只考虑画面中的小部分,也可以称作“宽区局部测光”。F3采用的是D元件(见图1),主反光板的中央有5万多个不涂银面的针孔让光透过,达到副反光板上,再传到D测光元件上。它的测光重点基本集中在中央12mm直径的圆了,其他部位一律PASSED掉。

如果中央区域变小,就变成了“局部测光”了,分布图见图2的6和9;再小下去,就是点测光了,分布图见图2的5和8。

由于各种机器上CW的分布不同,拍摄者只能适应它而不是埋怨它。对于一些手多的人是不满足于这样的,最好是CW的分布能修改,使之能符合自己的习惯,就好象用户自选功能一样。这类机器不多,我知道的只有NIKON F5才有,见图2最后一行图,从左到右分别为8mm(占画面的5.8%,叫它为“局部测光”不为过)、12mm(占画面13.1%,跟NIKON的许多机器一样)、15mm(占20.4%)、20mm(占36.3%)。

后来出现了许多多分区测光方式,它们与CW的本质区别在于:CW一般都是“中央重点”的,而多分区倒不一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又有许多场合CW与多分区是一致的。说到底,多分区也是在折腾那个权重。不过今天不说它们了,以后有机会再说,整理那些图也不容易啊。

还有关于测光精度的问题,我是这样看的:拿一块18%的标准灰板在一定的光线环境下,如果理论值是EV A,将照相机的全画面都是灰板,不管照相机用啥方式,都应该能测出这个EV A来,否则就是不准的。如果在上面准确的含义下,实际操作中有不满意时,那就是不适应或不熟悉它的测光分布了。 

本文章共1页 第1页   

 相关文章

打印本页       编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管理团队  ©版权所有:色影无忌  桂ICP备11002528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桂B2-20040025